想清楚再…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 6月 07, 2010 思而後動:沒有了思想,言語和行為就失去了功能目的。輕則沒有效果,重則產生禍害。但是要想些什麼呢?想想:要的是什麼、不要的是什麼、選擇有那些和可能的結果有那些。不過在這之前,必須先不能把狀況搞到沒有思考的餘裕。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
共同的經驗 - 12月 29, 2020 過去的我和現在的我是一樣的嗎。此刻的我對過往所存的一切記憶,有多少是真正我的。基於過去的我而做的行為決定和為了別人所做的行為決定,有本質上的不同嗎?如果不考量現在的我來作為,把事情歸因到過去和別人的原故,這對身為有自由意志的個體來說,難道不是推委卸責的作法? 閱讀完整內容
風動、樹動 - 3月 03, 2007 今天的天氣一反多日來的酷寒,有一點春風徐來味道。在戶外短暫的步行竟讓人有幾分沉醉的感覺。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自勉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想想,在這世上有什麼不是『物』呢?而又有什麼是『己』呢?這些難道不就是我們在認定上有意無意下所作的選擇嗎? 閱讀完整內容
教、學與自我 - 1月 21, 2018 一個人的成長、學習的主角是她自己。雖然在當下的社會中,我們在各個情況下提供了教導者的角色來幫助,要注意的是不要讓教導者成了主角。如果一個人會因為教導者的表現水準的限制而無法學習其所教導的內容,則她所有的成長,是沒有希望高過她所能夠遇到的教導者的。這有如讀一篇文章只看到了紙墨而看不見文字,看到了字、句而不能明暸文義。讀通了文義卻體會不到為文者的心意。舉一隅、反一隅,無異於器,這是何其可惜啊! 閱讀完整內容
留言